由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4月份钢铁业(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回升,进入扩张区间。
4月份国内钢铁市场呈现先扬后抑的态势,4月末比上月略有下跌。
4月份国内钢材市场走势虽然出乎业界对春季行情的预期。但是从市场的运行情况也能看出端倪,从2月下旬到4月中旬,钢价已经陆续上涨8周,按以往运行周期来看,钢价单边上涨或下跌的时间一般为6-8周,因此4月份的钢价走势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另一方面,4月中下旬的市场弱势调整终究要归因于国内钢铁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衡,今年以来,钢铁行业下游整体增幅放缓,导致钢铁需求整体放量不足,而同期钢铁产量却持续大幅回升,市场供大于求明显,对钢铁价格的上行形成压制。
1、 钢铁行业生产量指数大幅回升 市场资源压力加大
4月份钢铁业生产量指数大幅回升,远超50%临界点之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粗钢产量继续大幅回升,达到6158.1万吨,同比增长3.9%。3月份日均产量达198.6万吨,比上月增加5.9万吨,市场资源压力进一步加大。中钢协旬报数据显示,4月上、中旬粗钢全国日均预估产量在201.6万吨,处于较高水平。
2、钢企库存压力上升 钢材社会库存继续回落
4月份钢铁业PMI产成品库存指数反弹至扩张区间,反映钢铁生产企业库存压力上升。而钢材社会库存明显下降。兰格钢铁网调查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747.3万吨,比上月末减少了119.8万吨,环比下降了6.4%,比上月的去库存速度提升了2.5个百分点;其中建筑钢材库存971.8万吨,比上月减少了86.3万吨;板材库存775.4万吨,比上月减少了33.6万吨。数据显示,4月份钢铁流通企业库存水平指数在收缩区间继续回落,为33.5%,比上月下降了6.3个百分点,反映被调查企业的库存压力持续下降。
3、原燃料价格小幅下跌 成本支撑力度略有减弱
4月份钢铁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比上月略有回落。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4月28日,国内66%品位干基铁精粉的平均市场价格为1150元(吨价,下同),较上月末下跌了30元;印度63.5%粉矿天津港期货参考价格为148.5美元,比上月末下跌了1.5美元。4月份焦炭价格略有下降,太原地区二级冶金焦全国均价为1750元,比上月下跌了20元。
原燃料价格的小幅回落,使得成本对钢价的支撑力度有所减弱。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成本监测数据显示,使用4月份采购的原燃料进行生产的国内普方坯含税平均成本比3月份下跌了37元。从监测的7大品种的整体盈利能力来看,4月中、下旬,随着钢价的回落,各品种的盈利空间逐步缩小,其中非合金钢连铸方坯和热轧窄带钢出现亏损。
4、新出口订单指数略有下降 5月钢材出口或将回落
3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环比大幅上升。海关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出口钢材502.8万吨,比上月增加了163.8万吨,环比上升了48.3%,同比上升了2.4%。
4月份我国钢铁行业遭受的两起贸易救济调查均来自于巴西,4月13日和19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发布公告,对我国平轧奥氏体304(304、304L和304H)不锈钢和冷轧铁素体430不锈钢(厚度大于等于0.35mm小于4.75mm)产品和平轧硅钢采取反倾销调查。今年以来,巴西对我国钢材产品已发起3起反倾销调查,新兴经济体国家日益成为对我国钢铁工业实施贸易制裁的主体。
制造业PMI显示,4月份包括钢铁生产企业和钢铁流通企业出口订单量指数均出现回落,其中钢铁流通企业出口订单量指数为45.8%,比上月下降了17.4个百分点,反映5月份国内出口或将难现3、4月份的盛况。
5、钢铁业新订单指数继续回升 下游需求温和回暖
从钢铁生产企业订单调查数据来看,下游需求趋于好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钢铁生产企业新订单指数继续在扩张区间上升,达到59.2%,比3月份上升了6.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1.9%,比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7865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1-2月回落0.6个百分点。
近期,随着国务院强调的5000亿元资金逐步到位,先前大面积停工的在建铁路逐步复工;而部分重大建设项目审批也集中获得通过,后期我国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望加快,从而对钢材需求形成一定支撑。
综上所述,5月份仍然是传统钢材消费旺季,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将集中开展,钢铁下游需求温和释放,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也对钢市形成利好支持。但目前成本对钢市的支撑力度略有减弱,而且钢铁产量持续回升,供需之间的博弈将成为5月钢市走向的主导因素。预计5月份国内钢铁市场将呈现震荡调整、前低后高的态势,5月下旬将出现反弹,但幅度可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