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一部:黄先生 电话:021-57866678 13818168036
    销售二部:赵先生 电话:021-57866568 13918195505
    传 真:021-57860199 邮 箱:shzlgt99@163.com
    网 址:www.shzlgt99.com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硼的扩散对超塑性双相不锈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2日 | 类别:公司新闻 | 点击次数:842 次

  对金属材料某些特殊性能(诸如超塑性、超导性、不规则磁容量等)的研究对材料科学和技术来说是很重要的。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围绕材料的超塑性及其应用来进行。

  一种具有下列化学成分的普通双相不锈钢(wt%:Fe69.046;C0.02;Si0.36;Mn0.08;P0.027;S0.007;Ni5.43;Cr23.8;Mo1.23)经某些热处理及力学处理之后会显示出超塑性。研究发现,这种经处理过的超塑性双相不锈钢是一种晶粒细小的双相合金,合金中的一种相为体心立方相(BCC)(即α相),另一种相为面心立方相(FCC)(即γ相)。经确定,材料超塑性行为发生的起始温度为1273K。

  将具有上述化学成分的普通双相不锈钢(NDS)通过专门的工艺进行晶粒细化,转变成超塑性的双相不锈钢(SDS)。具体工艺如下:首先,将原始不锈钢在1573K下退火1小时,然后水淬,以获得BCC单相合金;随后将其轧制至原始材料厚度的25%;将经轧制后的合金在1273K下继续退火至在BCC母材上析出小的FCC晶粒。此工艺的最终结果是形成晶粒细小的双相不锈钢。经观察表明,这种SDS钢,其组织在1273K下呈现出超塑性。

  用Auger电子显微镜对这种超塑性不锈钢进行观察发现,在硼扩散区内,Cr的浓度要比Fe的浓度高得多,这种结果表明,超塑性使扩散在晶粒内部被激活,也就是说使得硼通过晶粒内部扩散,将Fe“赶出”了晶粒;而通常在具有相似化学成分的普通双相不锈钢中,硼则呈网状分布,主要沿晶界扩散,不会在晶粒内部扩散。这种差别应归因于材料超塑性对扩散现象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与Fe相比,硼似乎更优先与Cr发生反应,浓度图的绘制揭示出生成了硼化铬,其耦合能要比Fe-Cr-Ni强。此外,Fe与Cr的分布也会随着硼的扩散而发生改变。

【关闭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