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五开始,近几日天空持续挂着的艳阳,不禁让人耳清目明一翻,对于钢价的走向似乎也稍清晰了些。那么后市怎么走,如何行,笔者将在下文结合上周宏观与微观的表现,发表一些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国际、国内宏观表现
美国复苏良好:去年12月开始,包括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和制造业就业明显好转,密西根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6个月回升。美国经济增速与美国从中国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同向波动,美国经济复苏将带来部分行业出口增长和景气复苏。欧洲依然乌云:欧央行连续两轮LTRO、希腊第二轮1300亿欧元贷款获批、欧元区制造业PMI去年12月-今年2月止跌回升。但欧洲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金额呈现负增长,故短期内在欧洲我们机会难觅,长期的不稳定性依就存在。
国内成品油价格今年以来第二次上调,而此次调整幅度为600元/吨,追平了2009年以来的调整最高幅度。油价上涨影响方面颇多,如增加用油企业及消费者的开支,抑制需求;增加生产成本,最终传导至价格端,不利于通胀控制等等。出口外部环境有’恶化’趋势,1-2月国内出口2643.9亿美元,增长6.9%;2月份出口1144.7亿美元,增长18.4%,增速都有所放缓。另外,美国连续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反倾销裁决或调查,但4月份将出台的一系列稳出口政策会对此形成对冲。3月汇丰PMI指数初值结束连续3月升势下滑至48.1,且为连续第5个月处在50下方,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担忧。针对铁路建设的政策逐渐明朗,将继续推进,虽然目前铁路投资同比大幅下滑,但从政策面来看,未来铁路建设的复苏值得期待,这也将带动我国钢材的内需增强。
二、钢材微观视野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2.7万吨,环比增长来了5.3%,表明钢厂复产明显,但我们可以看到此数据已离2011年最高值不远,同时也说明了粗钢产量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铁矿石价格在上周表现为不温不火,似乎现在的矿价开始尾随着钢价的路径,一直在130-145美元/吨的区间内窄幅震荡。
进入钢材品种,建材价格地区性分化比较大,各地涨跌不一,但总体震荡维稳,由于下游需求启动迟缓,库存消化迟缓,贸易商控制库存心态持续;热轧存在同样的尴尬境地,需求释放情况不佳,市价上涨承压;中板由于库存量比较低,成本支撑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略有上涨;冷轧在钢厂相继上调出厂价格之后,倒挂情况愈发严重,再加上钢厂减产、检修并不明显,故压力依然比较大。整体钢价表现为稳中趋涨,钢厂频频抬高出厂价格,给市场成本带来不小支撑,但下游需求的低迷让钢材价格上进艰难。
转入下游需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强调,目前房价未回到合理水平,针对房市的调控不会放松。另外,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今年将基本建成500万套保障性住房,新开工700万套以上,但资金到位情况不胜理想,故开工率较低。
再者,也是由于资金问题,铁路建设开工率较低,只是在城市轨道方面有所体现,所以下游需求对于目前的钢材市场支持力度有限。
三、结论
国内外宏观形势好坏参半,美国的经济复苏有利于国内钢材的出口,欧洲国家的处境依然令人担忧,新兴经济体也受牵连。虽然目前国内钢材整体库存依然处于高位,资金压力仍在侵蚀市场,贸易商控制库存量情绪未有放松,下游需求释放步伐‘蹒跚’,但钢厂给了市场价格成本上的支撑,也给了贸易商对后市期待的信心,故笔者预测本周钢价或将以震荡上行为主。
那么钢市长期路途是否依然坎坷不断,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会尽量拉动内需,钢材行业仍可期待。在后期资金逐步到位之后,保障房建设稳步前进,铁路建设附和政策启动,货币政策继续宽松,资金问题进一步缓解,那时的钢市或将是另外一番景象。所以,对于长期的钢材市场,可总结为四个字:稳中求进。